1.防治空壓機線路滲油
空壓機放油螺栓原為尺度螺栓
。檢驗后 如擰得松
,會滲漏油; 但擰得過緊
,則可能將膠圈壓跑、變形
,也引起滲漏油
。
并對此種情形,將空壓機放油螺栓改良
,將密封膠圈嵌進槽內(nèi)
,膠 圈受壓后不偏不跑,如許可防治滲漏油
。
空壓機原有拐臂的壓圈有沖孔兩個
,因拐臂擋著,以是運行中無法沖緊和調(diào)劑壓圈
,必需全拆入行調(diào)劑
。
如許,檢驗時既費工又不克不及包管打消滲油
。對此將壓圈厚度增添 3mm,其他尺寸不變
,并在增添部門的外端面銑成六角形便于扳緊。
如許改良后
,在空壓機檢驗安裝時
,如發(fā)明滲油征象,可隨時 用一個2.5mm 厚鋼板制造的專用扳手壓緊
。既可處置了滲油
,又省往了全拆調(diào)劑的貧苦。

2.處置空壓機下部滲漏油的方式
一些工礦企業(yè)的10kV 高壓配電裝配中還采取老式空壓機
,其梅花觸頭下部用鋼紙墊
,密封不嚴易常常滲漏油
。
對此,若有前提 的話
,采取尺度組合密封墊圈調(diào)換鋼紙墊
,可取得打消滲漏油缺陷的后果。
假如前提不具備
,采取梅花觸頭下部鉛墊
、膠墊并用的方式處置。
空壓機鉛圈必需為圓形
,焊接時要焊得牢
,在焊口上不得凸出或凹 入; 膠墊用10mm 厚的耐油膠板
,梅花觸頭螺桿直徑為M18mm,膠墊內(nèi)眼直 徑為M17mm
。
在緊螺帽時膠墊壓入1/2,鉛墊也正好壓入1/2。
如許基礎(chǔ)上到達不滲油后果
。 留意: 每次檢驗必需調(diào)換鉛墊圈
,膠墊無顯著毀傷可用三次。
3.解決空壓機滲漏油的檢驗工藝
老式空壓機的滲漏油點重要是在固 定樁頭
、放油閥
、油標三處。
在開關(guān)解體年夜修時
,要按檢驗工藝次序檢驗
。從開 關(guān)內(nèi)部掏出的零部件
,要用清潔的空壓機油洗濯
,用雪白的綢布擦清潔(不成用 土毛巾及棉紗頭擦拭)
,而且分相放在盤內(nèi),特殊是油閥
、油標
、固定樁頭。
然后用丙酮擦幾遍
,將空壓機油擦凈
,不留油漬。
必需留意不成用汽油擦洗
,因?qū)嵺`經(jīng)驗闡明汽油擦凈的固定樁頭仍有滲油征象(拆下用汽油擦凈的固定樁頭時
, 發(fā)明橡皮襯墊上有一條條細小的油路而引起滲油)。
用丙酮擦凈的固定樁頭再行組裝投運后
,就不滲不漏; 再次年夜修拆下固定樁頭時,經(jīng)具體檢討
,固定樁頭襯 墊都很是清潔
。
對固定樁頭與油箱底部的橡皮襯墊,可采取3mm 耐油橡皮
,用皮帶沖自制
。
固定樁頭使用的3mm 橡皮墊片,一般用砂皮打毛兩面
,組裝前油箱底部必需用 丙酮擦往余油
。橡皮襯墊用砂皮打毛,如許在緊固樁頭年夜螺母時
,一不會松動
, 二可擰緊。
上述檢驗工藝經(jīng)實踐中重復驗證